返回
党建动态 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精益求精

多企披露固态电池量产时间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发布时间: 2025-07-23

  此前,长安汽车披露★■■,公司正全力投入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

  联泓新科则透露■■★◆◆,公司建立了新型电池材料研发平台,并与固态电池龙头企业北京卫蓝合资成立了联泓卫蓝(江苏)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关键功能材料的开发◆★,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固态电解质分散剂、硅碳负极粘结剂等新型电池关键功能材料,部分产品通过了下游客户试用验证。

  李泓说:■■◆★◆★“当下,固态电池要想实现产业化◆★■,需要把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充分验证,并尽快工程放大■★★★◆◆,同时还需建立起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量产生态。★◆”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春阳联合国际团队,利用原位透射电镜技术在纳米尺度首次揭开了固态电池突发短路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研究成果5月20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该研究为新型固态电池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我们看好固态电池的发展前景■■★,以eVTOL为代表的载人飞行器对于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要求较高,将是固态电池未来一个重要的目标应用场景。■★◆■”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先导智能也多次表示■◆■■★,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实现了从整线解决方案到各工段的关键设备覆盖■■★,并已完成部分高速量产机型的开发。

  “相对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不可燃■◆,高低温性能和环境适应性更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固态电解质能够使用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从而有望制造出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因此,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未来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泓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称★◆★★◆★。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谈民营经济促进法★◆◆★:民企要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创新动力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将于7月24日在泉州召开

  紧接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5月22日正式推出《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团体标准◆★◆,首次明确了全固态电池的定义,解决了行业界定模糊、测试方法缺失等问题,为技术升级和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国标聚焦热扩散、底部撞击和快充循环安全性三大领域◆■,充分体现了对电池设计与材料的高要求。

  2月15日,比亚迪方面称,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小马智行CEO彭军■■:民营经济促进法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

  业界认为★■◆,固态电池仍处于由“实验室突破”迈向“工程化验证”的阶段,技术、成本、供应链是当前面临的三大拦路虎■■★。长期来看,固态电池会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选择。预计全固态电池的量产会在2030年前后,而半固态电池将在2025年至2027年率先商业化。

  他表示◆★■★■■,目前固态电池有硫化物和氧化物聚合物两种路线★◆★◆,■■◆“从成本来看,由于硫化物具有腐蚀性,制作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改造★◆★★,增加了成本,目前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电芯成本为4元/Wh至10元/Wh,而聚合物氧化物的电芯成本约为0.5元/Wh◆★★◆■★,相比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制作成电芯约0.4元/Wh的成本来说,聚合物氧化物固态电池更有成本优势,而且它的离子电导率也达到了商业化的程度■◆◆◆。”

  华龙证券指出,2024年,半固态电池已实现10GWh级别的出货量,全固态电池有望在2028年进入GWh级应用阶段。EV Tank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电解液含量低于10%)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其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

  华金证券认为,作为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的折中产品,半固态电池兼容现有传统锂电池的工艺设备★★◆■,且兼具安全性、能量密度和经济性★■★◆◆■,因而有望率先进入产业化阶段◆★★。2026年至2028年是不同技术路线全固态电池实现量产的关键阶段,其中硫化物路线年之后◆◆★★◆◆,随着全固态电池价格下降,固态电池产业将进入成熟期的结构调整阶段★★。

  菏泽鹿鸣宴技术开发中心董事长刘学仁: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企业研发创新更安心

  前段时间,亿纬锂能同样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已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技术布局,计划于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的突破,推出一款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高安全的全固态电池,主要用于混合动力领域★■;于2028年推出400Wh/kg的高比能全固态电池。

  5月中旬,国轩高科宣布,已建成0■◆★★◆.2GWh★◆★◆★★“金石”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发布了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在内的多项新产品。另外,公司生产的金石电池中试样品电芯能量密度达到了350Wh/kg,且金石全固态电池封装与集成系统(PACK)已完成初步开发应用工作,并开启装车路测★★。

  华金证券研报称★★■◆◆,新国标的实施,无疑加速了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实际量产的进程,尤其是当下车企对安全性的高度重视,将大大推动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目前◆★,固态电池正处于测试阶段,出货量较少,市场普及预计还需5至10年■■◆★★◆”,华龙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机器人等多重场景,有望提振固态电池需求★■。

  5月14日◆★◆■,宁德时代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受技术和成本制约,固态电池量产难度大。”华金证券称◆★■◆,技术上,当前固态电池工艺尚未成熟,其发展亟须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即固态电解质的离子输运机制、锂枝晶生长机制和多场耦合下的失效失控机制◆■◆;成本上,部分材料售价昂贵,阻碍了固态电池的量产。

  近日,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透露◆◆★◆■◆,目前公司已量产360Wh/kg的半固态动力电池,正在开发全尺寸全固态电芯,预计2027年装车。

  据了解,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将液态电池升级到全固态电池的核心,其核心变革就是将电解液和隔膜替换为固态电解质。

  近日,欣旺达宣布★■,公司已通过负极使用锂金属进一步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目前已有实验室原型样品。预计2027年完成能量密度大于700Wh/kg的全固态电池实验室样品制作。

  6月中旬,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公布了“固态电池复合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包含其复合电极的固态电池”专利■■◆,引发业内关注◆★◆★■■。

  5月30日,金龙羽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时表示★◆◆■,公司在推进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项目的研究开发过程中■◆■■■,逐步建设了固态电芯、半固态电芯的小试、中试和扩大中试线◆■。

  近期◆■◆◆,多家企业陆续披露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量产时间★◆★■。业界认为◆★★◆★,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快速充电能力,固态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随着技术研发与成本瓶颈不断突破,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未来有望在低空经济★★★◆★、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多重场景得到广泛应用。